和而不同,是对于某个人的意见,既有赞成,也有反对同而不和,则是一味赞同,没有主见,因人而取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做事,以义为准则,只问此事当做不当做小人做事,则以利为准则,总是计较做此事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胸怀坦荡,没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做事,则以私利为准则,所以总是患得患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总是善于帮助他人,看到他人成功,君子总是感到高兴小人则嫉贤妒能,唯恐他人超过自己,唯恐他人过上好日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君子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得到实现时,仍然能够固守自己的志向小人一旦身处困境,则有可能胡作非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做事,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成功,也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做事,总是依赖他人,如果不成功,也总是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君子追求的目标是仁义。
追求仁义,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
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何谓知?樊迟问知,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知是明白事理,是知晓他人。
明白事理、知晓他人也是智慧的表现,所以,知也就是智。
孔子对子路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就说知,不知就说不知,这也是智慧的表现。
现实之中,每个人可能都会被人误解,不因他人的误解而郁闷、惆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生气,才是君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君子首先应当是一个仁者,君子需要知,也需要智,但君子作为一个仁者与作为一个智者,还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