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个好苗子,如今既得了李中官看重,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灼华宫里头,太子妃拆了父亲崔缙生来的信件,脸上喜意连连。
“有父亲出手,这事便能稳了。”
雯绶却有些疑惑,“太子妃,这事为何不与老大人说,老大人门生极多,叫老大人出面,胜算不是更大吗?”
雯绶口中的老大人,正是前中书令崔大人。
“你懂什么?”太子妃斜了她一眼,“祖父从前很是看重楚王殿下,不然当年怎会叫姑姑去争那太子妃的位置,前儿个母亲还说祖父称赞楚王与太子殿下兄弟情深呢,如今我去和祖父说楚王想要谋太子之位,他哪里能信。”
太子妃自觉祖父已然年纪大了,许多事情心中转不清楚,还不如让父亲亲自谋划呢,这样日后殿下才会更加信重父亲。
祖父已然致仕了,大伯父仕途无望高升,只有父亲立起来,崔家才能蒸蒸日上,她日后的后位才会稳。
雯绶总有些觉着不妥,崔老大人是多么睿智的一个人,怎会因看重楚王就弃崔家利益于不顾。
只是不会同意太子妃如此做是一定的了。
太子妃抚了抚自己隆起的小腹,心中更是安稳了,“你去瞧瞧,太子殿下可要到灼华宫了。”
今日太子殿下生辰宴,太子殿下忙于政事,没亲到,她可是为殿下招呼了许多宾客,劳累了一天呢,殿下定会来灼华宫与她说话的。
她做正了身子,抚了抚裙边的褶皱,叫自己看起来格外端庄些。
雯绶闻言出了内殿,心中却是腹诽不已,太子殿下早早便说了,今日是不会出席宴会,叫从简操办,那些亲王郡王知道太子不在,以楚王楚王妃为首,有好些都没来,只叫人送了重礼来,如此一来,太子妃操办事宜自然又是轻了许多。
且太子妃做法与太子殿下意愿相悖,只怕太子殿下是不会来了。
雯绶才出了正殿,便见李忠玉跨进了灼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