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一侧的李忠玉见李随安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头。
李大人是瞧着宫里没有皇后,有了想法?
大抵是官职做到了如今,许多事便开始肖想了。李忠玉撇撇嘴,舒展了眉眼。有贵妃娘娘在,那李家姑娘再是天仙般的人物也坐不上皇后的位子。
二月来,御花园景致如同画卷,美得让人心醉。渠湖边上柳青长成,丝丝缕缕仿若烟纱,映得湖水黛绿一片。暖风轻拂,百花开遍,正是人间好气象。
景和二年二月十五,各地秀女入宫,沉寂了许久的储秀宫与毓秀宫陡然热闹了起来。
初选最是多人,考察的东西也最为简单:仪容、面相、体肤。
由女官辨听嗓音,耳、目、额、鼻、手、腿、眉、颔、肩、背等,样样都得过关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察。
稍有不合格的,秀女便会被当场退回。自然了,若是家世高的,女官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叫她们过了初选,不会为难。
六尚二十四司的女官们经过五日的考察,才算完成了头一轮的筛选。
第二轮考察乃是礼仪举止以及女工书法的考较,最是费时费力。两轮筛选毕,所剩的秀女也唯有百位出头了。与来时千数的人数大相径庭。
但到目前为止,也还无需太后萧凝挽等人出面。
三月出头,剩下来的百位秀女还要经过一月的教养,等到一月后的“终审”,亲自面见圣颜,以供景和帝摘选。
“这几日储秀宫那一段可热闹得紧呢。”李充仪爱走动,宫里大大小小的事那是一分一毫都没有落下。
“人多了,自然热闹。”萧凝挽慢慢翻看手中的书本,眼里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娘娘倒是镇定,其他人可是都坐不住了呢。”李充仪笑言。
“嗯?”萧凝挽挑眉,书本放在腿弯里。
“门下侍中李随安的嫡孙女李妍然与中书令钱钦的长女都入宫了,她们二人家世比之何昭媛还好上许多,自然都坐不住了。”李充仪如今怀着身孕,又晋了嫔位,俗话说:“有子万事足”。更何况如今萧凝挽坐上了贵妃的位置,陛下的心思如何,已显而易见。她便很是稳坐了。
“说起来,之前不是说李家嫡长女不进宫了吗?而今怎么又进宫了?”李充仪有些疑惑。
“李家百年基业,自然希望再进一步。”萧凝挽目光幽深。
李充仪蛾眉紧蹙,“可陛下已经……”贵妃那可不是随便封的。
“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萧凝挽重拾书本,随意翻了翻。
李充仪眸光沉了沉,想说些什么却又总觉有些苍白无力。
暖风轻拂,穿堂风绕进了轩窗里。
一阵细碎的脚步渐渐响起,年绣通过落地罩进了东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