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科举大佬(11)(1 / 2)快穿之满级大佬光环首页

时间转瞬即逝,这四年里叶昭将四书五经完全吃透了,科举考试不像是理科卷子,有标准确切的答案,相反感情色彩比文科更重。主考官性格,朝廷风向以及皇帝偏好等种种方面都能把人刷下去。

叶昭着实废了不少功夫。

0762不理解宿主的做法,宿主的水平早就可以参加县试,怎么在这书院呆了这么长时间。

“我的年龄太小,县令不喜。”

华西村属庆安县,现如今的庆安县严县令是个耳顺之年的举人,从秀才到举人蹉跎十几年,最不喜欢那些年轻气盛的学子,还做出过刻意压低年轻学子名次的事。

叶昭现在也不过刚刚八岁,若是大大咧咧的去参加县试,县令不会觉得“庆安县人杰地灵出了个天才”,而是“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压压名次省得他骄傲”。

最糟心的是,县试这事人家还真是顶事,想刷怎么着都能给你刷下来。

叶昭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挑战这位大人的耐心了,有这功夫想想怎么增收致富,让家里“从贫困变成小康”。

叶昭发现自从自己读书后,家里的地位再次上升。

之前他曾说让家里买个牛车,农忙时能耕田,不忙的时候趁着去城里也能赚个几文钱,结果没人在意读书后,叶家人才不把叶昭当小孩看,把他的建议认真考虑,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即使大梁朝不想前朝那般强调士农工商等级差别,甚至商人之子都能参加科举,但传统却是没有改变,读书人的地位依旧是最高的。

叶昭闲时教教家里的几个孩子,帮帮苏九迁,看看书,过的还算惬意。

牛车在叶昭的大力推荐下被买下来,叶老汉年纪大了,就想叶昭劝的那样,这个年纪干活累坏了身体,挣得钱还不够交给大夫的。

有了牛车,地里的活叶老汉不用干了。他现在就是农闲时帮忙赶车,在县城再买些针线头花之类的小东西卖给村人,一年到头也挣了些钱,不比在县里打零工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