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在厨房忙活的陆静秋道:“静秋,以后这事儿让南州来,厨房地滑。”
“是呀,我一会儿我去和几个伙计出去逛逛,买些炮仗,你们今天不是要去沈家,不用管我,中午食堂吃的也是饺子。”
这边也是有孩子的,几个孩子不愿意接纳他,结婚八年,第二个也死了,那时大家都说她克夫,几个孩子更恨她了。直接把他撵了出来,回老家,三年不见,儿子已经被前夫那边的人教的不认她了。说她为了享福,狠心抛弃了孩子。孩子也恨她。
轻声出来后,和媳妇一起把厨房收拾了下,上去也休息去了。
陆静秋把东西弄好,坐在客厅里和爷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抱着饺子。
这个中午,祖孙其乐融融的。
蒋南州拉着陆静秋带着她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
还买了几斤的红糖,糕点,还有两罐麦乳精。
因为肉没买到,第二天一早,蒋南州就出去排队买了。
“恩。不过,这段时间,我是属于你的,媳妇,今天已经二十二了,明天小年,咱们去妈妈家。”
“好,现在去给妈妈买点儿礼物吧,另外先包点儿饺子给爷爷放家里。”
醒来发现,爷爷去下棋去了,蒋南州在书房里在学习。
聊着聊着,就到了一点多。
这次说是家里的儿子结婚,她想回去看看。
这个时候,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两个人这次囤了白菜萝卜二十多斤,小半袋子的土豆,粉条也买了不少,大葱和姜蒜。
说蒋爷爷苦尽甘来了,苦什么,他老蒋这一辈子也就苦了那几年。
“南州去买肉了,今天是小年,要包饺子的。”
一个女人有太多的无奈,她虽然只接触过张姨一次,但也能看出来,张姨不是那种不管孩子的人。
蒋爷爷也是个话痨,和两人说着他们去冰钓的事儿,晚上就住在外面的帐篷里。
“好,爷爷,咱们今天就喝鲫鱼汤吧。”
蒋南州出去一个小时后,提了三斤的五花肉回来了,还买了两个猪蹄,一个猪大肠。
爷爷出去锻炼回来,买了十几个包子。
蒋爷爷也是会包饺子的,想到去年,叹了口气道:“你张姨这几年都没回去了,她家里老人都去了,有个哥哥,她是二婚,头婚是个老兵,给他生了个儿子,儿子五岁的时候,人死了。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又找了个队里的士官。只是那边的长辈不让她带孩子过来,无奈她只能把孩子给了男方。
“那不行,食堂的饺子哪有自己家包的好吃。爷爷,咱们包白菜肉馅的。”
弄完这些,蒋南州就去外面洗猪大肠了。
他一个做爷爷的,心里着急,但也没法帮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默默地,为他们做些别的。
“行行,你们决定就好。”
说到帐篷,又提到了之前打仗的时候那些艰苦的日子。
陆静秋道:“总有机会的。”
无奈之下,回到队里,在食堂工作了几年。这才把她派到我这里来。
陆静秋叹了口气,实在想不通,那边的人怎么想的,既然是一个独苗,不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发展么,妈妈在市里嫁了个士官,来这边生活,怎么也不会差了,至少能供孩子上学,再不济,能让孩子进入部队当个兵吧。
总比在家里强。
“家里人没什么文化,又觉得那时候这边不太平,所以不让孩子和她接触,现在觉得你张姨在这边那么多年,手里肯定有不少钱,又打起你张姨的钱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孩子的想法。”
“.”这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