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朕从始至终都是这样想的。”
“那陛下,你怎么...”
长孙无忌还没有说完,李二就挥手打断道,
“是不是疑惑,既然朕根本就没有重立储君的想法,却又为何不制止现在的那些传言?”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同时点头。
李二脸色也稍微地变得严肃了起来,说道,
“辅机还有玄龄,关于高明近来遭遇的事情,你们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听到李二说到这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人脸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李承乾接二连三的出事,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在心中猜测过?
房玄龄这里还让人在暗中一直在调查呢。
只不过,直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线索。
尽管他们心中都有猜测的对象,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是不可能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的。
房玄龄自己也在心中佩服对方,做事居然如此的缜密。
见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人,虽然脸色严肃,但是却不开口说话,李二继续道,
“高明从小被朕保护得太好了,一直都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挫折。”
“以前吧,高明还小,朕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现在高明是应该多加磨炼了,很多事情需要他学会自己去面对。”
李二说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下就明白了。
李二这是把李泰当做李承乾的磨刀石,用这样的方式来促使他更快地成长。
“陛下,臣是担心太子他接连遭受挫折,会不会承受不住?”
“殿下说起来还是太年轻了,就算要磨砺,也要考虑他的承受度。”
长孙无忌还是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对于自己的这个大外甥,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总感觉李二现在这样的方式,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作为朕的儿子,他必须能够承受得住!”
李二的语气不容置疑。
这些挫折,在李二看来也就那样,和他当初的经历相比起来,完全就不值一提。
房玄龄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本来在储君这事上,他作为臣子,本身就不好多话。
李二现在和他们谈论,这是因为李二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君主。
要不然得话,哪里会和他们讨论这样的事情。
自古以来,皇帝尤其是像李二这般的年纪的皇帝,对于储君一事很多都是讳莫如深。
别说和下面的臣子讨论,就是皇帝他本身,反倒是处处防备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事,在各朝各代都可以见到。
现在,也只有长孙无忌这个李二的大舅哥,可以没有太多顾忌,在这个话题上开口和李二讨论。
剩下的其他大臣,在这个话题上谁都是小心翼翼地,不敢过多言语。
当然,这其他大臣之中,要把魏征除掉。
作为大喷子的他,在这个话题上,他是敢开口说的。
不过,魏征其实有着自己的逻辑在里面的,就算说了李二也不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
毕竟,魏征从始至终都是属于坚持“立储以嫡、长为先”的人。
他曾经就是李建成的属臣,后来是李二规劝之后,才愿意为李二效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