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的信!我要看!”
俞侯将信递给莲笙,莲笙打开信一看,欣喜的给俞侯行了一个礼:“恭喜父亲,又要做外祖父了!”
俞侯微微一笑,但脸上并未有过多的欣喜。
“父亲怎的不高兴,大姐又怀上龙胎,这是好事啊。”
“可现下为父不在京都,只怕生出什么变故。”
“父亲,我俞家军现在在外为皇上杀敌,皇上肯定会处处为大姐考虑。”
“伴君如伴虎,君心深不可测啊。”俞侯感叹道。
“父亲,大姐一向谨慎,她能应付的,再说了不是还有二姐在京城吗,他们互相照应,大姐不会有事的。”
俞侯想想莲笙说得也对便不再说什么,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远处山脉。莲笙知道父亲在担忧大姐,毕竟皇宫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如今俞家军不在京都,总是不放心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俞家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接连收复数城,整个晋朝无不连连称赞。世人纷纷感叹俞家军乃神兵也。甚至在民间还传出一段歌谣:“上有天神兵,下有俞家军。只要泰安在,万世开太平”!
可是越是这样莲笙心里就越是担忧,今日因为连破数城,父亲很是忙碌,就连她也是很难见到,行军数月,她早已习惯这军旅的生活,虽然苦,但是看着每日有所成,她的心里亦觉得回家有望。
皇上收到近日捷报不断,亦是龙颜大悦,这代表着那些失掉的城池除了揭阳关,其他的已经拿回来差不多了,到时候只等北塞求和。皇帝用过午膳,便去看了看有孕的丹舒,正巧淑妃也在,皇帝把近日捷报告诉丹舒,顺便和她们闲聊了两句,然后便离开了丹舒的宫殿,皇帝刚走到御花园处便听见有人窃窃私语,走近一看是两个宫女在说悄悄话。皇帝身边的太监想要呵止她们,皇帝却阻止了,只听得她们说:“听说俞家军又打胜仗了。”
“我知道。今日听御前的小太监说了。”
“泰安侯真厉害!”
“那是,只要有泰安侯在,有俞家军在,我们晋朝必定安稳。”
“你没听过那民间传唱的歌谣?”
“什么歌谣?”
“上有天神兵,下有俞家军。只要泰安在,万世开太平!”
这时淑妃从另外一头走了过来,她赶紧呵止那两位宫女:“说什么呢?这宫里岂容你们妄议朝堂之事?”
两个宫女齐齐跪下,其中一个宫女求饶道:“娘娘饶命!现在宫里宫外都这么说的,奴婢亦是跟着他们胡乱说的。”
“好大的胆子,你们这样说置皇上于何地?他俞家军再厉害也是皇上的臣子。”
“奴婢们知道错了,请淑妃娘娘饶命。”
“来人,拖下去掌嘴。”
“是!”说着那两个宫女便被拖了下去。
皇帝将这一切看完,问身边的太:“你可听过这歌谣?”
那太监有些为难的笑笑,但他很快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刚刚淑妃娘娘说得对,俞家军再怎么厉害,也是皇上您的臣子。”
皇帝这才满意的笑笑跟身边的太监说道:“回议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