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背景下,孙传庭这样的任命确实不同寻常。
朱由检心中自有他的打算,将卢象升和曹文诏这两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置于陕西,一是为了历练卢象升,二是为了防范日益严重的民变,尤其是高迎祥等人的起义。
尽管王嘉胤、王二等人的被斩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反叛势力,但陕西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
明末时期,旱灾与水灾接踵而至,致使农作物连年欠收,进而引发了遍及四野的饥荒与流民潮。
频繁的灾害不仅破坏了生产,更使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导致了瘟疫的多次爆发。
这些灾难并非一时之困,亦非旦夕可解,而是一种长期累积的顽疾。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几乎每一种自然灾害轮流肆虐这片土地。
诡异之极,令人叹息。
但朱由检相信,在自己的策略下,动乱的程度会有所控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失控。
更为重要的是,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
皇太极率领女真军队对明朝京师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攻击,这一事件在明朝历史上被称为“己巳之变”。
朱由检将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一众猛将部署在陕西,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皇太极一旦北撤,将无路可退,从而在京畿地区形成合围之势。
让他皇太极后撤也要脱成皮。
至于孙传庭的任命,朱由检同样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在辽东这个对抗后金的最前线,孙传庭的任命不仅是一次历练,更是对皇太极的战略布局。
在适当的时候,朱由检将密令孙传庭出关,直捣沈阳,以期改变辽东的部分局势。
满桂被调任为京营总督,负责戎政要务,其目的在于锤炼京营的战斗力,使之更加精锐。
同时,孙承宗的任命为兵部尚书,也是为两年后的战略布局所作的深远考量。
满桂悍勇,在军中是公认的,有他坐镇京师,无疑为京师增添了一道屏障。
加之孙承宗的全局调度,朱由检相信,两年之后,即便皇太极绕关来犯,必将遭受痛击。
思绪至此,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忧虑一并吐出。
朱由检从沉思中抬起头,目光落在孙传庭的身上。
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位是辽东的猛将满桂,如今已是京营总督。”
孙传庭闻言,面露敬色,口中连连发出恭维之词。
满桂亦是起身还之依礼。
待二人一番礼节性的寒暄过后,朱由检转过身来,直视孙传庭:
“孙爱卿,朕将你安置于辽东经略之位,你是否心有疑虑?”
孙传庭身形一躬,回禀道:
“陛下,臣确实心存疑惑。臣本是一名户部郎中,如何能够担当起辽东如此重大的职责,且臣并未经历任何兵事,如此任命臣有些惶恐。”
朱由检闻言微微一笑,缓缓道:
“你曾在天启五年的三月,于徐鸿儒起义之际,防守有功,朕便知你乃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今辽东局势不振,朕想听听你对此有何高见。”
他顿了顿,目光在孙传庭的脸上停留片刻,随后续言:
“朕赐给你的历任辽东经略的心得体会,你可曾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