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身边没个小妹,那是正经大哥么?(1 / 2)重生08:装备系男神首页

当天晚上,翟达花费了三个小时,终于依靠着在校内兜圈圈,将解封任务刷到了90/100。

算上转弯减速、路口让行,平均时速不到20,百公里消耗一个吴越的屁股。

本想一鼓作气,但吴越实在遭不住求饶了,翟达最后还是心里一软,提前结束了。

毕竟最后的时候,吴越身上都爆发出了绿色光焰。

那是求生欲。

其实三个小时的过程,也不是纯耗着吴越要磨练他的腚力,期间两人也聊了许多正事儿,把新一年的规划定了个大概。

其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春节前夕,公司已经以翟达个人的名义,将精酿设备相关的14个主要专利申报注册了,包括3个发明专利,11个实用新型专利,统称为“专利包”。

不过发明专利的期限极长,一般需要18个月才能彻底走完流程,后者倒是已经过了初审,进入公示阶段。

专利是以翟达个人的名义申请的,然后无偿授权给公司使用,这是加强老板话语权的有效方法。

至于一起参与研发改进的许学军,他的待遇已经早就超过一个冷门专利的价值了,翟达提了一嘴,老头根本没纠结。

精酿设备在国内目前是空白,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机会,虽说这种结构简单的中型工业器具被绕开并不难,但确实提高了“准入门槛”,以后继续改进,再继续增加。

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对于“可复制”的探索,等到四个分基地确定后,立刻就会开始扩张,两人商议后决定提前开始标准化工程。

将酿造工艺、设备使用手册、场地管理规章、进出库流程,乃至装修布线方式,都整理成册。

这是个麻烦事儿,但拖得越久只会更麻烦,只有将所有标准都整理出来,才能培训出四面开花的小分队。

吴越侧躺着,好似睡美人一般,但实则相当煎熬:“沈睿老师确实是有能耐的,以前在学校都没留意。”

翟达停在路口,示意前面灯很大的学姐先过,嘴上说道:

“企业、市场这么些事儿,沈老师研究少说十多年了,他可能不适合亲自下海,但指导绝对没问题,毛纺厂去年差点倒闭,就是沈老师抢救回来的。”

吴越道:“你说咱能把他请来做顾问么?起步就可以是A级,待遇应该远远比在学校当老师强。”

翟达摇摇头:“余总那么大的老板都没请动,他也只答应经常去看看,我们这更不可能了,不过很早以前他说过”

翟达想起曾经在金陵火车站,和沈睿老师聊了一晚上的记忆。

“他说若是我以后回东阳发展,他倒是愿意帮忙。”

吴越:“回东阳?倒不是不可能,就是有点远。”

他是追着翟达来的哈城,而翟达是来上大学的,现在也才大一下学期

翟达笑了笑:“看做什么行业了,搞精酿回去纯属扯淡,但若是以后搞点别的,其实咱们东阳也还是有优势的。”

“什么优势?”

“政企配套优势、产业配套优势、港口优势。”

散装省的起飞已经开始了,到翟达重生前夕,光万亿级城市就五座,关键是许多城市名不见经传,外地人都没听说过在哪。

这说明强在整体,而非个别明星城市。

社会氛围主打一个务实搞钱,夜生活是有不了一点,旅游业也是可有可无,知名企业大多都不怎么知名。

经济规模可怜兮兮的,常年徘徊在前十强的第十一位。

全球国家榜第十一位。

属于是出名不必有我,排名你看爹的位置。

东阳县属于散装北部,差一点是肯定的,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地处南北分界,背靠连市港口等

亦或者说,是家乡。

吴越似乎想到了开心的事情,笑呵呵道:“要真回东阳,咱直接叫‘乌托邦’得了。”

“慢慢来吧,走一步看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神龟虽寿,脖子还长,这是他们高中就懂的道理。

——————

开学的第一周过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