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宝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立刻投入到了烧制青花瓷的准备工作中。他精心挑选瓷土,将其反复淘洗、沉淀,使其细腻如脂。然后,他把“苏麻离青”钴料研磨成粉末,按照独特的比例调配颜料。在绘制图案时,他的手沉稳而灵动,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瓷器的热爱和对这次烧制的期望。他绘制的是一只凤凰,那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
一切准备就绪,赵小宝将精心制作的瓷坯放入窑中,点燃了窑火。这一夜,他守在窑旁,眼睛紧紧盯着窑门,一刻也不敢合眼。阿秀也在一旁陪伴着他,为他递上茶水,给他鼓励和支持。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当窑火熄灭,众人满怀期待地打开窑门时,却发现瓷器上的青花颜色黯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赵小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件瓷器,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失落。
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开始仔细分析原因。他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请教了景德镇的老窑工,终于发现可能是窑温的控制出现了问题。于是,他调整了烧制的方法,再次准备烧制。
第二次烧制,赵小宝更加谨慎。他时刻关注着窑内的温度变化,不断调整火候。然而,当窑门再次打开时,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这一次,瓷器上出现了许多瑕疵,青花的色泽也不够均匀。
赵小宝深受打击,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迷茫之中。他不明白,自己如此用心,为何还是无法烧制出完美的青花瓷。阿秀看着日渐憔悴的丈夫,心疼不已。她不断安慰赵小宝,鼓励他不要放弃。
就在赵小宝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波斯矿山时,一位老矿工曾经对他说过的话。那位老矿工告诉他,“苏麻离青”钴料对烧制的环境和氛围有着特殊的要求,需要一种纯净而炽热的力量。赵小宝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忽略了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精神力量。
他决定进行第三次烧制。这一次,他不仅在技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在内心深处凝聚了所有的信念和情感。他在窑旁默默祈祷,希望上天能赐予他力量,让他烧制出完美的青花瓷。
然而,就在烧制的关键时刻,窑炉突然出现了故障。火势失控,熊熊大火从窑门喷出,眼看整个窑厂都要被大火吞噬。阿秀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火势,为赵小宝争取时间抢救瓷器。
“阿秀!”赵小宝惊恐地大喊,他不顾一切地冲向阿秀。但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等他赶到时,阿秀已经被大火吞没。
赵小宝悲痛欲绝,他发疯似的在火中寻找阿秀的身影,同时也拼尽全力抢救那些承载着他和阿秀希望的瓷器。在众人的帮助下,大火终于被扑灭,但阿秀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赵小宝抱着阿秀的遗体,泪如雨下。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觉得是自己的执着害死了阿秀。然而,当他看着那些从火中抢救出来的瓷器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经过这场大火的洗礼,瓷器上的青花变得如冰似玉,色泽浓艳而不失温润。那只凤凰在釉色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火中涅盘重生,充满了生机与神韵。赵小宝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青花瓷,是他和阿秀用生命和爱情换来的杰作。
后来,这件青花瓷被送入宫中,得到了帝王的高度赞赏。它成为了元代青花瓷中的珍品,被后人称为“火中涅盘”。而赵小宝和阿秀的故事,也随着这件青花瓷的流传,被人们传颂至今。每当人们看到那件精美的青花瓷时,都会想起那段感人至深的爱情和执着追求的故事,仿佛能看到赵小宝和阿秀在窑火旁深情相望的身影,以及他们对梦想和爱情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