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杨竞这么说,宋武和何知远对视一眼,心想陛下可算动了启用水师的念头了。以前和大梁的多次战争中,宋武多次建议水师沿着大梁的海岸线扫荡,但是杨竞一直没有批准,搞得宋武十分的郁闷。
特别是拿下朝鲜半岛以后,宋武想要杨竞出动水师,渡海去攻击大梁的松江郡、萧山郡,这是大梁最富裕的地区,也是江南士族的老巢之一,攻击这个地区好处多多,杨竞还是不同意。
宋武一直想不通杨竞为什么不动用水师去进攻大梁。他还就此事请见过何知远,何知远宦海多年,还做过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心思比宋武更深一些。
当时何知远只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宋尚书,有些事情,明知道可以轻松完成,但是又不这么做,只能说明,有人不想这么做”
宋武听的云里雾里的,但也不好多问什么。何知远凭借着做锦衣卫指挥使多年的经验,他隐约觉得上下一心的大辽,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铁板一块。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个小岛在敌对势力手中,明明可以轻易的收回来,但是就是不收,还能是为什么?
在何知远看来,大辽的政治势力很复杂,有以内阁次辅为代表的本土派、有以内阁首辅吴晋为代表的长安派,还有以内阁三辅为代表的外来派。
如果细分,还有勋贵派、文官派、皇族力量、民族力量,总之影响大辽朝堂局势的力量很多。好在陛下英明锐断,能够压制住诸多派系。
如果说这些派系的存在,何知远能够看出来,那么宋武也能够看出来,但是有一点,宋武却没看出来,就是杨竞非常厌恶江南士族,但是内阁首辅吴晋却是有些倾向江南士族。
“这宋武就是个武夫,还想着出动水师攻打江南士族,没看见吴长平的脸色吗?”何知远在宋武第一次向他请教的时候,他就这一个念头。
不得不说,何知远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他看到的这一点,正是杨竞担心的。杨竞倒不是觉得吴晋和江南士族有勾结,那还不至于,毕竟吴晋在大辽已经位极人臣了。他只是觉得,吴晋更喜欢江南士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读书、做官,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也正是这一点,和杨竞的理念不同。杨竞穿越前,受到的教育是:读书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让这个世界没有人上人。虽然杨竞现在穿越了,现实环境变化了,但是杨竞对江南士族的警惕一直没有放下。
但是吴晋不同,吴晋是个文化人,他中进士以后,还做过大梁国子监助教,而江南士族为了垄断文化,派遣了很多子弟在国子监读书,那些子弟很多后来都做官了、当将领了,看见吴晋还是恭敬的称呼一声“吴先生”。
这样的吴晋,怎么会同意派遣水师去攻击江南士族的老巢呢?杨竞甚至有时候都在想,真要是哪天自己斗不过江南士族,江南士族掌权了,吴晋同样是高官。
扯远了,杨竞见宋武和何知远走神了,敲了敲案头,“宋卿?何卿?”
宋武回过神来,赶紧说话,“回陛下,臣以为,陛下调整水师编制的决策非常的英明,臣有些具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