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金帚扫尽心头垢,玉盏传灯照大千。
功成不恋人间位,道契犹存物外天。
涅盘经演三乘妙,衣钵光含万法圆。
试看灵山传印日,一花五叶总关禅!
第一折 证道归真迦叶去 传灯授记佛筵开
却说宣德八年秋,迦叶尊者(道衍法相)忽对宣宗言:「老衲尘缘将尽,当返灵山证果。」宣宗惊问:「先生去后,谁为朕扫心垢?」尊者指案头《永乐大典》笑曰:「陛下但观此书,三教精华俱在,何愁心镜不明?」是夜,长陵民心柱突现七彩虹光,尊者沐浴更衣毕,趺坐于地宫「护世殿」,口诵《大般涅盘经》,声如洪钟,震得琉璃塔铜铃齐鸣,空中飘来曼陀罗花雨。
忽见多宝如来金身临凡,手持「释迦牟尼佛衣钵」,谓尊者曰:「尔在东土弘三教合一之法,功德圆满,今当返极乐证『旃檀功德佛』果位。」尊者却道:「扫心之法未竟,安敢先证菩提?愿留一丝真灵,附于『扫心帚』,永镇民心柱。」言讫,化金光入帚,帚柄忽生莲花,花瓣上现「功成身退」四字。
第二折 衣钵传灯明佛统 禅净合一演真宗
佛界灵山之上,迦叶尊者真身升座七宝莲台,宣讲《大般涅盘经》要旨,重点阐释「常乐我净」四德,谓:「东土有王阳明者,倡『心即理』之说,与我佛『即心是佛』妙理相通。今传衣钵与阿难陀,当以『禅净合一』为宗,于念佛中参究自心,于坐禅中回向净土。」说罢,将袈裟授予首座沙弥阿难陀,袈裟上金缕线竟自动织出「三教同源」图: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化胡为佛,佛说《大乘起信论》融儒道。
第三折 黑衣宰相留余韵 仁宣之治续新篇
尘世之中,宣宗遵尊者遗训,重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三杨皆通佛理,常于文华殿以「扫心」为喻劝谏皇帝:「陛下若以『无欲』为帚,则贪魔自退;以『兼听』为帚,则疑魔自消。」一日,宣宗见内库金银堆积,忽忆尊者「心净则国土净」之语,遂下诏减免江南赋税,开仓赈济灾黎,民间竟有「扫心钱」流传 —— 百姓将多余铜钱熔铸为「净心佩」,刻「贪嗔痴慢疑,本是心头尘」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