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10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2 / 2)尘世诡言首页

“刘老板,多年不见,您发了!”杨兴远说道。

“我们都是兄弟,曾经并肩一起战斗,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们啊!你现在在哪里揽活?如果不嫌弃,欢迎来我们的工地!”刘老板说道。

“三年以前,过年的时候,你一声不吭地离开兄弟们,你去哪里了?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杨兴远提起了三年以前刘老板卷款潜逃的事情,不过说得含蓄。

刘老板一听,心中咯噔一下,就像身上的伤疤被人揭穿了。他现在是鼎盛地产公司的老板,这就要求他的过往历史必须是清白的,一尘不染的。刘老板脑筋一转,嘻嘻哈哈地对杨兴远说道:“兄弟!当年我是想创业,想做一家自己的公司,借了兄弟们一笔钱,现在我的公司做起来了,我要把这笔钱连本带息地还给兄弟们!”

杨兴远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要钱需要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免不了还要和刘老板打官司,没想到刘老板这么爽快!他默默地告诉自己:刘老板当初可能并不是想吞掉兄弟们的血汗钱,他可能有难处,兄弟们应该帮帮他。

刘老板现在资金雄厚,区区几百万元钱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弥补农民工兄弟受到伤害的感情,爽快地把钱还给了他们。

“刘老板,看来你富贵之后,没有忘掉兄弟们!不错不错,我代表兄弟们向您表示感谢!”杨兴远似乎犯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禁佩服起刘老板来。

“兄弟,咱们以茶代酒,喝了这杯茶,咱们依然是好兄弟!”刘老板举起茶杯,和杨兴远一饮而尽。杨兴远等这笔钱等了三年,如今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杨兴远曾经用自己的钱给农民工垫付工资,工人们都很感谢他,对他死心塌地,愿意跟着他。在刘老板的盛情邀请下,杨兴远继续在他的工地上揽活。

却说那唐敖在其他工地干完活,辗转又来到杨兴远这里。唐敖四海为家,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哪处工地需要他,他就去哪里。包工头杨兴远为了兄弟们的血汗钱,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他在农民工兄弟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唐敖毫无犹豫地跟着杨兴远。

工地上工人很多,他们大多住在活动板房和集装箱里面。条件非常艰苦,农民工们为了城市的建设,一直干着下苦力的脏活、累活。唐敖来到工地以后,可供住宿的活动板房和集装箱都没有了。他那一双凹陷的眼睛望向远方,正为住宿的事情而发愁。

工地上的破旧楼房还没有拆完,唐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们为什么不能住那些尚未拆除的房子?反正闲置在那里也是浪费,正好加以利用!我看破旧老房里面的住宿条件不比活动板房差!”

唐敖和几个兄弟扛着背包,提着行李,转过街头,来到一座尚未拆除的楼房前。房子有六层,大门紧闭,墙上写着大大的非常醒目的“拆”字。他们来到二楼,用工具将防盗门打开,进入房间,闻到一股浓烈的霉臭。墙灰扑簌簌地掉下来,落在积满灰尘的家具上。

房屋主人把大部分东西都搬走了。两个卧室里还有床,床板已经腐朽不堪,唐敖检查了一下,还可以用。窗台上还有两个花盆,花儿已经干枯,泥土里冒出几根柔嫩的杂草。墙角上已经结起蛛丝网,蜘蛛受到人的惊吓,早已逃之夭夭。

唐敖在床边捡到一个小包,里面有几张发黄的照片,那是房屋主人的全家福。第一张照片中,一对年轻夫妇前面站着一个活波可爱的小女孩,全家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第二张照片中,孩子已经长大,那对夫妇已经步入中年。第三张照片中,中年男人躺在医院中,全身插满管子,他的妻子和女儿守在病床前面。第四张照片中,中年男人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中年妇女和她的女儿

唐敖两鬓已经斑白,看着这破旧的楼房,呆呆地望着房主人的这几张照片,想到自己漂泊的一生,感慨万千红楼梦有诗为证: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粱,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