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一般都具有神经病的气质。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更是神经病。平时,胡森教授性格就怪异,很多人在背地里就喊他是疯子。现在经过批斗过后,胡森教授的疯劲更加发作了起来。
胡森教授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粒子物理之外,他也在研究其他问题。后来,他几乎成了一个数学狂,从事着混沌理论的研究。他开始很不喜欢研究混沌,因为近世自然科学的建立是以宇宙的和谐观念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所以混沌理论不在他研究的视野之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数学家费根鲍姆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了混沌现象的标度性和普适常数以及引入这一领域的重正化群技术,从此,他对混沌的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终于发现混沌的性质能够被人们所认识,高居复杂性之冠的混沌现象能够被刻画和把握。
遭到批斗以后,胡森教授不能去给学生讲课,但是也还有学生偷偷跑到胡教授家里向他请教问题。有一次,他在家里给学生辅导功课,突然两眼发呆,清晰的思维变成一片混沌。他的大脑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于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法庭中到处都是警察,法官大人宣布判处他有期徒刑十年,警察们马上就要来抓他。他想到了逃跑,于是起身跑出家门。这位学生也跟了出去,不料胡森教授见有人追来,更加拼命地向前跑。胡教授跑不过这位年轻学生,终于被赶上了。他趁学生不注意,狠狠给了他一拳,把他打翻在地,然后继续逃跑。
医生诊断胡森教授患有间隙性精神分裂症。他会随时发疯,大脑会随时变成一片混沌。这就像他研究的阵发混沌理论一样。阵法混沌是非平衡非线性系统进入混沌的一种方式,它是指系统从有序向混沌转化时,在非平衡非线性的条件下,某些参数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阈值时系统会时而有序,时而混沌,在两者之间震荡。
胡森教授成了怪人,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这主要是害怕他的精神分裂症。他在日常生活中走向精神分裂的道路就是一阵清醒,一阵发病。这就像他研究的阵发混沌理论一样:阵发走向混沌的道路就是一阵周期、一阵混沌,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随机交替出现,而混沌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变为混沌。人们也害怕胡教授变为完全的混沌和精神分裂。
从此,胡森教授经常在家里自言自语。“混沌科学正在消除对于统一的自然界的决定论和概率论两大对立描述体系之间的鸿沟,使复杂系统的理论开始建立在有限性这更符合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
“对于受到外部激励的耗散系统,一方面内部的耗散因素要消耗能量,使运动衰减另一方面外部的激励作用向系统输入能量,使运动加强。如果耗散因素与周期性激励作用的幅值和频率之间出现适当匹配,那么系统运动在整体上受到限制,在局部上又不能安稳下来,就会出现混沌运动。”
“混沌运动是系统内部耗散作用与外部激励作用不相上下又适当匹配情况下找到的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这在直观上是不难想象的。”
人们都说,胡森教授已经成了疯子。